六月,侯府来接人的船只抵达,汤婵随着汤母登上了船。

    杭京之间有运河,来往方便,侯府早早沿途打点过,路上十分顺利,不过半多个月,一行人便到了京城。

    汤婵双目无神地走下船,双脚落地,才算是舒了口气。

    旅程漫长又无聊,可算是到了。

    庆祥侯府派来的人一早便在码头候着。

    到底是财大气粗的勋贵之家,侯府为汤母与汤婵各自派了一辆车,众人上了马车,向侯府而去。

    热闹的喧嚣声传入耳畔,汤婵掀起侧帘一角,向外看去。

    作为都城,京师自有一番繁华在。

    汤父籍贯顺天府,本是京城大兴县人士,登科外放前,一家人住在县城,原身儿时进过好几次京城,记忆里还存着对京城热闹的怀念。

    画面变成现实,原汁原味的古时风貌让汤婵看得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瞧完新鲜,汤婵便要放下帘子,转头却注意到两个丫鬟的神色。

    双巧还小,兴奋好奇都写在脸上,秋月已有十六,性子沉稳些,但眼里也流露出向往之色。

    汤婵便笑着对二人道:“你们也来瞧瞧吧。”

    秋月难得露出些羞赧,双巧便直接多了,眼睛一亮,“谢姑娘!”

    经过在船上的磨合,两个丫头也大概摸清了新主子随和大方的性子,故而也去了刚伺候时的小心翼翼,多了几分松快随意。